并表立興食品,煌上煌三季度營收仍五連降!靠成本紅利撐盈利能持續多久?
證券之星 吳凡
(資料圖片)
煌上煌(002695.SZ)于10月20日晚間披露三季報,公司報告期內延續上半年增利不增收態勢,營收同比下降5.08%至13.79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8.59%至1.01億元。證券之星留意到,煌上煌盈利能力的提升得益于主要原材料處于價格低位,其中在今年上半年,受益于期間主要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帶來生產成本的下降,公司營業成本的同比降幅達到6.55%。與此同時,疊加凍干食品品牌立興食品已合并報表,亦同步增厚了公司利潤。
盡管盈利表現改善,煌上煌的營收增長仍承壓。其已連續四年出現營收負增長,且連續五年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如何提振營收規模,是公司當前需解決的嚴峻問題。
短期紅利難掩長期盈利被動性
成本和費用端的下降,是推動公司盈利提升的重要因素。今年前三季度,煌上煌營業成本同比下降4.25%至9.23億元,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為1.63億元和1.25億元,各自較上年同期下降26.58%和3.85%。
原材料價格的下行是帶來生產成本回落的主要原因。煌上煌主營業務為醬鹵肉制品及佐餐涼菜快捷消費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肉鴨、鴨腳、鴨翅等。今年上半年,煌上煌采購鴨頸、鴨翅和鴨肫的均價,與上年同期相比降幅都超過15%;另外,雞翅尖采購均價較上年同期也下降了32.17%,受益于主要原材料價格的回落,上半年公司營業成本同比下降6.55%至6.7億元。
費用端尤其是銷售費用的下降,主要源于煌上煌加大關閉虧損門店力度,導致公司促銷力度的減少,相關人工成本及促銷費用均有所下降。僅今年上半年,煌上煌凈關店數量就達到762家。
不過短期成本紅利帶來的盈利增長難以長期持續,例如2020年至2022年,煌上煌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導致整體業績出現連續下滑。另一方面,關閉門店雖然減少了線下促銷支出,但行業競爭加劇也可能迫使公司恢復部分營銷投入。因此,煌上煌這種“節流”式增長存在被動性與不可持續性,只有主動“開源”、提升整體營收,才是穩定提高盈利的核心關鍵。
證券之星注意到,近年煌上煌營收承壓顯著。2021年以來,公司已連續四年營收呈現負增長,前三季度營收更是連續五年下滑。從行業側看,近年來鹵制品行業市場規模增速持續放緩,行業已從高速擴張期進入深度調整期,方正證券在其研報中提到,2024年鹵制品行業龍頭發生戰略轉變,由此前跑馬圈地的開店策略轉向“精耕細作、持續提升單店店效,保障加盟商盈利水平”的戰略。
在此背景下,作為煌上煌的核心營收載體,公司門店網絡持續萎縮,2024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門店累計凈減少1599家,與此同時,公司門店拓展亦不及預期,煌上煌在半年報中曾表示,報告期消費場景發生變化,醬鹵肉制品加工業老店單店收入持續同比下降,門店數量出現負增長,導致營業收入達成不理想。
截至上半年末,煌上煌門店規模收縮至2898家。而據第三方平臺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22日,煌上煌現有門店1870家。
三季度煌上煌商譽大幅激增
經營壓力下,煌上煌也在進行業務調整。光大證券在近期發布的研報中提到,煌上煌正在嘗試調整單店模型,新店型已在南昌部分門店推廣,單店表現方面獲得明顯提升。不過調改后的新門店能否切實提升坪效,改善加盟商盈利水平,扭轉門店凈關閉趨勢,進而將其復制到全國不同區域的消費場景中,仍需時間的驗證。
傳統鹵味主業之外,煌上煌近年也在借助外部并購,試圖打造新的業績增量。
早在2015年,煌上煌以7370萬元收購真真老老67%的股權,后者主要經營粽子、月餅等米制品業務。2023年,煌上煌進一步加碼,再斥資1.11億元收購真真老老27%股權,深化對該米制品業務的布局。
不過米制品業務未能帶給公司預期的業績增長,2023年至2024年,公司米制品加工業銷售量分別同比下滑6.32%、17.62%,對應收入則呈現“先增后降”波動——2023年同比微增5.31%,2024年同比下滑1.83%;今年上半年頹勢仍未扭轉,米制品銷售量同比再降12.2%,收入同步下滑1.36%。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煌上煌因收購真真老老形成的期末商譽賬面原值達3977.82萬元,若未來米制品業務仍無法改善銷量與收入下滑趨勢,公司需對該部分商譽計提減值準備,將直接減少當期凈利潤。
2024年12月,煌上煌還曾籌劃收購展翠食品進一步跨界休閑食品行業,但該計劃以終止告終。今年8月,公司通過斥資4.95億元收購立興食品合計51%的股權,進軍食品凍干領域。
證券之星了解到,國內凍干食品市場2023年達到285億元以上規模,未來五年年化增速將達到13.5%,收購立興食品或許可以幫助公司降低對單一鹵味主業的依賴,彌補米制品業務疲軟帶來的業績缺口。
也要看到,凍干食品國內參與企業眾多,既有專門的凍干食品食品生產制造商,也有零食品牌企業參與,立興食品能否在行業競爭下擴大市場份額,進而完成三年累計2.64億元的凈利潤,仍需時間驗證。前述業績承諾遠超煌上煌2022年至2024年歸母凈利潤總和,若其業績承諾兌現存在風險,對標的的商譽減值將進一步侵蝕自身業績。
今年上半年,立興食品實現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2.51億元和4188.3萬元,因立興食品已于今年9月并入煌上煌合并報表范圍,煌上煌前三季度盈利水平的大幅增長一定程度受益于標的凈利潤的增厚,與此同時,公司應收賬款也同比飆升603.71%至1.28億元,商譽同比激增1394%至3.35億元,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0.62個百分點至33.02%,其中公司第三季度的毛利率同比下降1.27個百分點至35.65%,光大證券在其研報中認為,主要原材料仍處于價格低位,毛利率的同比下行,或與立興食品并表以及毛利率偏低的米制品收入占比提升有關。(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吳凡)

瞅一瞅,外灘亮相了這些“黑科技”!
華為Mate X5和Mate 60 Pro+開啟預售;中石油收購普天新能源;螞蟻集團發布金融大模型|Do早報
阿信西安演唱會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