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普教育新范式:2025“零碳科普校園行”教師研修活動圓滿收官
——400余位教師共赴一場關于“零碳教育”的成長之旅。
(2025年11月1日·江蘇溧陽)當“零碳”從前沿科技議題走向基礎教育課堂,教師應如何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11月1日,隨著2025“零碳科普校園行”年度收官站教師研修活動在江蘇溧陽的順利舉辦,一個由頂尖科技企業、教育專家與一線教師共同構建的科學教育新生態正日漸清晰。
本年度系列研修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創新模式,已累計覆蓋全國近400名教師。本次收官站活動匯聚了80余名科學教育領域的優秀教研員與一線骨干教師,與“全國科技活動先進個人”獲得者李亦明教授、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共同就零碳科技的教育實踐展開深度研討。

圖:教師及學生團隊在寧德時代“燈塔工廠”研修
讓前沿科技走進青少年科學課堂
面對“雙碳”國家戰略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零碳科普校園行”公益項目應運而生。該項目由寧德時代于2024年初發起,首次將前沿的零碳科技帶到青少年的基礎科學教育課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同時培養孩子們的跨學科思維。
項目攜手北京師范大學的教育專家,精準面向3-6年級學生,定制開發了國內首套體系化的零碳科技科普讀本《零碳科技:點亮可持續未來》,并同步推出了配套的科普課程與教學資源。經過一年多的扎實推進,這一公益行動已覆蓋全國30多個省、直轄市的500多所學校,惠及超過5萬名學生,為“零碳”理念在國民基礎教育階段的普及奠定了堅實基礎。
“教師先行”播撒“零碳”科普種子
教育的深化有賴于教師的先行。教師研修活動正是“零碳科普校園行”踐行“教師先行、以教促學”核心理念的關鍵一環。
系列研修活動通過“前沿科技介紹、體系化教學培訓、標桿基地實地研修、科普專家引領”等多元模塊,為教師們構建了從理論認知到教學實踐的完整方案。其目的不僅是傳遞知識,更是為學校培養具備前瞻視野和創新教學能力的“零碳科普種子教師”,激活基礎教育一線的內生動力。

圖:教師團隊聆聽零碳教學經驗分享
豐富創新實踐激發好奇心和想象力
如何打破學科壁壘,讓零碳知識生動地走進課堂?在本次研修的理論環節,李亦明教授結合豐富的實戰經驗,圍繞“零碳科技與科學課融合”、“零碳主題跨學科教學”等核心議題,分享了具體的教學設計方案。

圖:李亦明教授演示零碳科普實驗
“科普教育不是灌輸,而是一種啟發與體驗。”李亦明教授對該模式給予高度評價,“寧德時代提供的不僅是知識內容,更是一套系統的教學支持方案,為一線教師帶來了真正可落地的教育資源。”

圖:青少年學生代表上臺體驗有趣的科學實驗
此次研修活動最具特色的,是將“課堂”搬進了世界唯三的“燈塔工廠”——寧德時代江蘇溧陽基地。教師們得以在真實的零碳園區中,近距離探訪零碳電池的誕生歷程,將抽象的“零碳”概念轉化為具象的科技實踐。

圖:教師及學生團隊近距離觀摩學習
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推動零碳科普的初心,是希望讓科技創新走出實驗室、走進校園。寧德時代江蘇溧陽基地不僅追求生產的極致綠色,更希望將這座‘燈塔工廠’打造為科普研學的一線課堂,讓更多師生直觀感受到‘零碳’的落地實踐與創新力量,共同探索科技賦能教育的更多可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瞅一瞅,外灘亮相了這些“黑科技”!
華為Mate X5和Mate 60 Pro+開啟預售;中石油收購普天新能源;螞蟻集團發布金融大模型|Do早報
阿信西安演唱會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