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業流量回歸人本 ——從“盛菲雅職人訓練營”看內容力的下一程
2025年11月6日 · 杭州
過去的兩年,美業似乎走到了一個分水嶺。
一邊是被流量裹挾的焦慮:平臺算法在變、投放成本攀升、爆款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另一邊,是個體品牌試圖重新找回“人”的溫度——希望內容不只是賣貨,而是連接與共鳴。在這樣的行業語境下,杭州的一場小型訓練營引起了業內的關注。10月27日至29日,來自全國的40位美業從業者齊聚杭城,參加由“盛菲雅”發起的抖音職人流量訓練營。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技能培訓。在三天的密集實戰中,參與者討論的不僅是“如何拍出爆款”,而是——如何在流量中保有人味。
一、從流量焦慮到方法復盤
美業和短視頻的結合早已不是新聞。但多數門店主、技師甚至品牌操盤手,依然停留在“算法焦慮”的表層邏輯:跟風拍攝、被動推送、難以沉淀。訓練營的課程設置頗為“反常識”——導師讓學員先“停下手里的拍攝”,從腳本的情緒共鳴、鏡頭的節奏感、語言的真誠出發,重新思考內容表達。隨后再進入拍攝、直播、復盤的完整實操環節。三天時間,所有學員必須完成從策劃到直播的閉環呈現。

“流量的核心,不是技術,而是洞察。”盛菲雅內部導師如是總結。這句話,也恰好點中了當下美業普遍的痛點:很多人忙著追流量,卻忽略了‘誰在看’、‘為什么看’。
二、“減壓式瘦身”的另一種隱喻
盛菲雅的品牌理念,是“身心同調”。它將“減脂”與“減壓”并行,背后是一種更廣義的轉化思維——不僅幫助顧客減去身體的負擔,也協助行業減輕心理的負擔。從線下門店療愈場景,到線上內容生產,盛菲雅的嘗試指向同一個方向:讓內容成為行業自我修復的一種方式。

在直播實操環節,記者注意到不少學員放棄了以往的“推銷式表演”,轉而分享個人經歷、客戶故事、甚至失敗經驗。鏡頭不再是工具,而成了一個“共感空間”。這正是美業當下最稀缺的——真誠與共情的表達力。
三、當行業進入“內容力競爭”時代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2024年全國生活美容市場規模突破1.15萬億元。但增長的另一面,是越來越激烈的內卷與同質化。價格戰、促銷戰層出不窮,消費者疲勞感明顯上升。“未來五年,美業的競爭將從產品轉向內容,從服務轉向體驗。”
一位長期關注行業的分析師指出。

內容,正在成為新一輪美業競爭的關鍵變量——誰能在數字世界中講出一個“有人味”的故事,誰就能在商業世界里留下長尾價值。盛菲雅的這次嘗試,也許只是一個縮影。但它揭示出一個重要的趨勢:內容不再是營銷附屬,而是品牌資產本身。
四、讓流量回歸人本
活動結束那天,訓練營沒有辦頒獎儀式。主辦方只是讓每一位學員在現場拍一條15秒視頻,主題是——“為什么我還在做美業”。有的人說,是因為喜歡看到顧客笑。有的人說,是因為想讓更多人被看見。這15秒,成了三天里最打動人的片段。

當我們談“流量增長”的時候,也許真正的增長,不是數字上的上揚,而是行業重新與人之間建立的信任。盛菲雅只是先行者之一。但或許,它讓我們看到:美業的未來,不在流量的狂歡,而在人心的回響。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瞅一瞅,外灘亮相了這些“黑科技”!
華為Mate X5和Mate 60 Pro+開啟預售;中石油收購普天新能源;螞蟻集團發布金融大模型|Do早報
阿信西安演唱會吸氧